Contact Us

首页 资讯正文

2025年“稳住股市”如何发力?

发布者:yu发布时间:2025-03-14访问量:421

​​今年的全国两会,是在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,为实现“十五五”良好开局打牢基础。直财经推出《十解中国经济》系列报道,分析当前中国经济的十大问题,在全国两会中寻找答案、解读趋势、提振信心。本期关注,2025年“稳住股市”如何发力?

 

“稳”字怎么理解?

 

去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“稳住楼市股市”,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申“稳住楼市股市”,强调“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”。


“稳住楼市股市”也是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总体要求。


如何理解“稳”?《政府工作报告》起草组成员、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认为,“楼市股市是经济运行的重要‘风向标’,房地产是老百姓资产最大的一部分。楼市股市稳住了,就可以释放财富效应,也可以更好地提振消费,更好地促进物价温和回升。”


“提振经济”是今年工作的首要任务,如何让老百姓有钱花,股市的发展和提振消费直接挂钩。把“稳住股市”写入经济工作总体要求,说明股市的稳定对于总体经济预期非常重要,具有引领性作用。


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、中国证券业协会咨询委员董少鹏告诉直财经记者,稳股市,需要让更多的耐心资本长线资本进入股市。同时,要对场内存量股票加强并购重组,让价格和价值相符。“资产质量提高,股市的内在稳定机制才能提升。”
 

中长期资金入市空间进一步打开

 

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“稳定器”和“压舱石”。众所周知,短期资金虽然能迅速活跃市场,但也容易加剧市场的不稳定性。


去年9月份和今年1月份,会同相关方面出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,提出一系列具体的、有针对性的举措,为实现“长钱长投”创造更有利的制度环境。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,再次强调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。


在3月6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,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介绍,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落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。去年9月份以来,各类中长期资金所持A股流通市值从14.6万亿元增长到17.8万亿元,增幅达22%。


吴清进一步指出,成效主要体现在三方面:入市“长钱”明显多了,权益类基金发展明显快了,长周期考核制度更加健全了。
 

他表示,今年将逐项打通社保、保险、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,不断引入源头活水。“后续将进一步推动各项举措落地见效,努力实现中长期资金保值增值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良性互动。”

 

资本市场如何提升“科技含量”?

 

“今天的经济主题记者会,快变成科技主题记者会了。这两天谁要是不说说DeepSeek,好像就不太时髦似的。”在当天的记者会上,吴清幽默地提到了这一现象。


资本市场对促进产业和科技创新,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支撑作用。数据显示:2024年,科创板、创业板、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均超过9成,目前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已超过4成,先进制造、新能源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涌现出一批龙头领军企业,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、产业创新的质效明显提升。

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,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出进一步部署。


吴清介绍,近年来以科创板、创业板等系列改革为契机,深入推进关键制度创新,不断提升资本市场的“科技含量”。“一是加快健全专门针对科技企业的支持机制,二是大力度培育长期资本、耐心资本,三是加大支持科创的金融产品服务供给。”


他还指出,资本市场支持科技企业不只有上市一条路,也不只有股票一种工具,债券、可转债、优先股、资产证券化、期权、期货等产品和工具也可以有所作为,能够提供“接力棒”式的融资支持和服务。


与此同时,围绕推动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,多部委主要负责人也介绍了相关工作要点。


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表示,将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,带动地方资金、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,就是要聚焦硬科技、坚持长周期、提高容错率,通过市场化方式投向科技型企业。


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则指出,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、科技部等部门,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“科技板”。“同时,我们将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。进一步扩大再贷款规模,从目前的5千亿元扩大到8千至1万亿元,更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。”
 

利好政策频出 资本市场走向如何?

 

政策利好也传导到资本市场。这场记者会举行的当天,3月6日,A股迎来超4200只个股上涨,AI智能体掀涨停潮。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.91万亿元,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126亿元。


事实上,今年以来,一些大型外资投资银行纷纷调高中国股票评级。高盛近日上调A股全年日均成交增长预测,展现出对于中国股市的乐观看好前景。


董少鹏认为,外资机构的一系列正向反馈,是基于中国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的态势。“外资看到中国的决心,也看到实际的效果,所以对中国股市的预期也明显抬升了。”


资本市场是经济发展的“晴雨表”、产业发展的“风向标”。在创新产业不断发展的当下,资本市场有望迎来更多长线的源头活水,从中国企业的内在价值出发,进一步实现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。
 

2025年“稳住股市”如何发力?

 

​主笔 | 李汶思

​海报设计 | 王超

编辑 | 李柳荧